2010年9月7日星期二

炒家萬惡?

文章日期:2010年9月7日

每逢樓價急升,炒家都會被指為罪魁禍首,就如政府近期推出遏抑樓市的「新9招」,包括禁止一手新樓「摩」貨,而非自住宅的按揭成數也要降低,明顯都是針對炒家而來。但實情又何如,現時整體住宅的「摩」貨比例不足2%,說樓價急升是由炒家做成,真不知從何說起。

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,以及現為瑞銀外部顧問、Look's Asset Management Ltd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陸東,最近都有對樓市炒家作出分析,頗有意思。

雷鼎鳴指有一種說法是炒家興風作浪,推高樓價。政府屢次的多少招多少式「穩定」樓市措施,也往往以炒家為假想敵。

雷質疑炒家真的能長期撐起樓價嗎?他指出﹕「當用家購買房子時,的確有可能會感覺到有部分房子早已被炒家買走,致使樓價上升,自己也選不到最理想的單位,對炒家心懷怨怒,是情理之常。但我們不可忘記,成功炒家的目標是要在樓價仍然偏低時購入,在上升後賣出套利。長期買入不賣的不是炒家,而是收藏家。多了炒家的購買力,樓價在低位時會增加上升動力,但在炒家出貨時,市場中供應增加,卻會有助壓抑樓價。由此可知,炒家的存在,有利於收窄樓市高低價的差距,穩定樓市。他們不可能是樓價長期高企的元兇。」

雷進一步指出,在1994年,香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打擊炒家的措施,例如買入樓花後,在屋宇建好以前,樓花不准出售。「當時我已指出,這樣會增加發展商及炒家的不確定因素,使他們不想投資建造或持有樓宇,兩三年後,樓宇的供應便會不足,價格必定大升,其後96、97年的樓市泡沫便由此而來。今天的打擊炒家措施,同樣也可能為將來樓市的升溫埋下火種。 」

至於陸東,他認為大部分政府炒家來開刀拿是發神經。「讀過少少書也知道,炒家不能令樓價上升。炒家只是看準供應短缺及需求很大的不平衡現象,將手持的醒目資金,快人一步買樓去賺取差價,沒有他們的出現,樓價也會照升。其實,包括中港政府推出措施打擊炒家是最戇居,他們如想樓價穩步發展的話,理應從增加供應方面手。」

撰文﹕陸振球 (明報地產版主管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