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日期:2010年11月3日
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近一年來多次表示,由於預期將來通脹重現,所以長線而言,買樓錯不了,而近日嘉華主席呂志和接受《明報》訪問時也表示,本港樓價將隨通脹繼續上升,市民有錢、有需要便可入市。
到底李嘉誠和呂志和的說法,有沒有道理?筆者認為,可以參考上周的一宗國際金融新聞,自有一定啟示﹕
上周一美國財政部拍賣新一批抗通脹債券——通脹掛債券(TIPS),首度出現中標收益利率為負值的不尋常情況(見圖),反映投資者正憂慮高通脹的來臨,寧可暫時倒貼錢予美國政府,也希望持有不用擔心未來會遭高通脹蠶食的抗通脹資產。
今次是TIPS利率歷史上首度出現負值。與傳統美國國債不同,TIPS的本金和派息都會隨通脹調整,若美國消費物價指數(CPI)上升,本金和派息都會增加,確保債券不被通脹蠶食。舉例說,若投資者買入面值100美元的10年期TIPS,利率為CPI加5厘,而當CPI顯示過去6個月CPI為2%時,投資者將獲得7厘的年利率。
美國財政部上周一出售總值100億美元的5年期TIPS,結果拍賣成交利率竟為-0.55厘,而長線機構投資者認購了當中的39%,高於過去6次拍賣TIPS的平均值(30%)。投資者甘願買入利息為負數的TIPS,主要是他們預期未來通脹將急升,以至能補償這個負利率的損失之餘,還能有賺。
事實上,美國即將又大開印鈔機,推出第二輪貨幣量化寬鬆(QE2)措施,當貨幣供應無限量的增加,通脹壓力遲早重臨,屆時現金購買力自必被蠶食,則市民為了自保而早早購入「磚頭」,自必有利樓價得到支持。
不過,大家也應聽一聽呂志和的忠告,有錢買樓自住可以,投資也未嘗不可,「但你們(市民)不要炒,有錢就去買,不要去炒……一炒便是泡沫,你炒便是代表你不夠錢。」
呂志和又警告,豪宅價格太貴,市民不應沾手:「你們(市民)不要沾,那些是給特殊階級買的,人家賺10億,花1億元買樓不是問題!你們應該想中級、低級單位,買樓要買些可以負擔的,那些豪宅便讓它升吧!」
撰文﹕陸振球 (明報地產版主管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