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

小孩發燒的定義及處理方法

http://blog.yahoo.com/_TOEQRFSJRRXDWLEAQZRILF35DU/articles/301366

耳探 37.8-39.2發燒
39.2-40.6 高燒


小孩發燒的定義及處理方法

作為家長一定要先確定孩子是否真的發燒,所以正確測量體溫是很重要的。
如我們做運動、穿太多衣服、洗熱水澡或在氣溫高的環境下,我們的體溫自然會升高。
最普遍探熱針量體溫方法有肛探、口探、腋探、背探、耳探、額頭探等,其中以肛探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。
耳探與肛探的相關性很高,必要時可取代肛探,但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因耳溫常不準確,所以不建議探用此溫度。
體溫一但高於攝氏三十八度,便可確定小孩目前正在發燒。

小朋友的抵抗力較弱,容易受環境中的病毒及病菌感染引起不適,所以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、尿道炎、注射預防疫苗後,皆有機會引致發燒,令父母們為之憂心,害怕高熱會令孩子「燒壞腦」。
事實上發燒是「疾病來了」的警號,亦是身體的防範機制之一,發燒時身體的新陳代謝會加快,包括心跳快、呼吸快、耗氧及出汗量大,藉以加速身體製造抵抗力,保護身體免受傷害。

如孩子沒有患長期性疾病,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孩子在發燒時的精神狀況良好,可以進食、玩耍及有笑容,皮膚血液循環正常,
則大部分都不是嚴重的疾病,導致發燒的疾病會在幾天內自癒,父母一般可以在家中控制孩子發燒的病情。
可是一旦孩子出現神志不清、極度疲倦、不能飲水或其他流質、嚴重嘔吐、呼吸困難或急促、頸部僵硬、抽筋(尤其是一邊身體或肢體局部地抽筋)、
耳痛、小便痛,甚至是身上出現紅點 (Petechiae)時,便應儘早帶幼童求醫。
因為這些徵狀顯示小童可能受到嚴重的細菌性或病毒感染,例如腦膜炎,故父母要時刻留意孩子情況,以免病情惡化。
另要留意未足三個月大的幼兒,如體溫超過38°C (100.4°F),大多需要入院觀察和治療,以排除受到嚴重細菌感染的可能。

大部分健康的孩子及成人在發燒時,可以抵受高至攝氏40至41度 (華氏104至105.8度) 的體溫,雖然溫度如此高,但在短時間內不會對患者帶來嚴重的後果。
孩子發燒時,體溫比發燒的成人高。然而,發燒時的體溫不能反映病情的嚴重性。

以下是作為家長可以幫孩子退燒/散熱的方法:

1.遵照醫囑,正確服藥。
2.適度減少被蓋及穿薄的衣服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
3.讓浸暖水澡十至十五分鐘(勿用酒精)。
4.讓孩子飲用大量的水或流質食物。
5.充份休息。
6.給予易消化的食物。

一般父母皆希望能盡快為孩子退燒,甚至自行以冰袋為孩子退燒,事實上冰袋並無退燒的效用,反會令孩子的血管收縮,增加散熱難度。
以下是一般家長對發燒的誤解:

- 常言的「發燒會燒壞腦」只為坊間常見的誤解
- 大多數的發燒問題是由輕微疾病引起
- 兒童患病所致的發燒,一般是會持續數天才退卻
- 發燒期間兒童的體溫可能會有反覆上落、高低不定的情況
- 如孩子在發燒時沒有表現的神情呆滯、局部抽筋等家長也不用過慮

一般家長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孩子再燒起來,就表示醫生開的藥沒有效用,但事實上,發燒是生病症所產生的症狀之一,
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發燒,當所以小孩發燒時應帶給醫生診察,以找出發燒的病因並加以治療。
發燒是疾病過程變化的一項重要指標,盲目的退燒有時更會造成假象。服藥之後,一但孩童出現嗜睡、活力食慾變差、持續性高燒,請立即回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
醫生會根據病童的狀況、病歷、身體檢查及化驗結果來決定治療方案,包括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及入院治療。

以下是溫度對照表
    
Fever Index  : Normal Body Temperature
Celsius      : 36.8 ± 0.7°C  
Fahrenheit   : 98.2 ± 1.3°F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