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7日星期四

《FAM 健康》亞洲孩子不宜喝牛奶? ﹣ 高楊揚醫生

我們一直以為喝奶可以令我們身體健康,快高長大,然而,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奶呢?曾經就有研究顯示, 不同種族的人,消化牛奶的能力都有所不同。當中,以亞洲人消化牛奶的能力偏弱,嚴重者更可導致胃出血。 我還記得以往在醫院初生嬰孩病房巡房,閒來問一句小孩在吃甚麼奶時,有位媽媽回答說不餵人奶了,孩子吃奶粉就好。誰不知隔了一天,即發現那嬰兒嘔奶,而且身體開始出現紅點,起初大部分人也以為是「新仔疹」,過一兩天就會消失,但我晚上再巡房時,又見他嘔了一些牛奶的東西。 亞洲人體質 難消化牛奶 我檢查嬰兒的肚子,發現內裡很多「氣」,我曾告知父母,說嬰兒好像不太受得起正在飲用的奶粉,怎知他們已買了一箱,打算一直飲用。又過一天,嬰兒竟然嘔出啡色的液體,我讓護士插胃喉給他洗胃,洗出接近40CC的啡色物體和奶來,情況十分嚴重。後來,嬰兒轉介至深切治療部,並做了多項腸胃測試,但都找不出胃出血的原因,於是醫生改用較易消化的低敏奶粉給嬰兒飲用,情況才有好轉,足見牛奶對人體的影響力。 其實牛奶中,含有一樣碳化合物質,叫乳糖。乳糖是需要乳糖酶消化,如果沒有足夠的乳糖酶,牛奶飲下去,都消化不了。一位美國兒科教授曾做一項研究,發現每個種族的身體,對消化牛奶的能力也有所不同:從上表可看到,荷蘭人、瑞士人、美國白人和芬蘭人缺乏乳糖酶的比率十分低,即他們有充分的乳糖酶消化乳糖,能承受牛奶。但觀乎亞洲人的數據,缺乏乳糖酶的比率較高,當未能消化乳糖時,牛奶自然亦消化不了。 測試食物敏感 由奶製品引起 除了有嬰兒喝奶導致胃出血外,亦有不少個案是因為兒童吃下奶製品而引致食物敏感。但如何肯定食物敏感的來源是這些奶製品?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測試來確定︰其一是臨床測試,例如吃過和觸摸過甚麼東西,便出現敏感症狀如紅疹、屙嘔等,就知道這個人對甚麼東西敏感。其二是皮膚測試,皮膚科醫生會將不同的食物塗在皮膚上,然後測試該部分有沒有腫起,若有敏感,便會腫起來。 其三是驗血,檢查抗體,例如將花粉、牛奶等不同容易引起敏感的物質,放在血清中,看看有沒有出現排斥的現象,若出現排斥,即代表身體不能接受該種物質,在血液可看見出現了抗體。 抗體測試可分兩種,一種叫IgE(即時敏感測試),和皮膚測試一樣,都是測試即時的變化和影響。另外一種是IgG(延遲性敏感測試),不是即時可知,可能要吃下某種東西 4至5小時後、當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,才出現敏感的症狀。 曾經向我求診的個案中,有個只有7歲的小男孩,經常喉嚨有痰、流鼻水、皮膚痕癢,多種敏感並集,我嘗試跟他做即時的敏感測試,都得不出結果。於是我跟他作IgG測試,測試他對九大類食品(如奶製類、生果類、魚類等,包含93種食物)的敏感程度,結果顯示,他對牛奶內的蛋白質嚴重敏感,除了羊奶外,其他奶類食品的敏感程度都「爆登」。另外,他對小麥,如麵類、麵包及穀類內的一些膠質,也有敏感反應。這小孩經常飲用牛奶,一天2至3支,也喜歡吃蛋糕、雪糕等奶製食品,少吃生果、瓜菜,難怪敏感症經常發作了。 禁奶製品 抗敏感 解決奶製品引致的敏感問題,父母必須狠下心完全禁止孩子進食奶類食品,如蛋糕、雪糕、乳酪,全部一律禁止,亦要禁止麵食。媽媽顯得很煩惱,問我:「奶製品和小麥那麼普遍,如何禁?」不「禁」不知,其實很多食物也可以被取代:不喝牛奶,可喝豆奶;不吃麵食,可轉吃米粉、河粉、米線、飯和薯仔等碳水化合物,雞蛋也要少吃。孩子對豆類沒敏感,豆類也是飽肚食物,可多吃,也可以堅果或果乾作為零食。徹底改變飲食習慣約兩星期後,再覆診時,孩子的敏感好了很多,首先是痰沒有了,其他的敏感症狀都好了不少。我也很驚奇,原來食物中的某類物質,是敏感的隱藏成因。有力的是,這並不是唯一的個案,我病人中近九成的敏感症狀個案,都有同樣發現。 很多個案是因為吃下奶製品導致敏感,那為甚麼奶會導致敏感?原來,牛奶中的蛋白質(Casein)是一顆很大的蛋白,相反母乳的蛋白質則較小。我們的腸胃,根本就未能消化及容納很大的蛋白質。但孩子喝人奶沒問題,因為其蛋白質較小,容易吸收,亦不會破壞我們的腸臟。 當了兒科醫生這麼多年,向父母忠告注意孩子飲食,已令我變得像個囉嗦婆婆。其實奶製品的影響已非新鮮事,但人們總是輕易忽略。我衷心希望父母們,為孩子選擇牛奶或奶製品時,必須小心觀察孩子食用後的反應,才可減少他們承受不必要的敏感症狀的機會,活出健康生命。 高楊揚醫生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