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18日星期一

通貨膨脹的破壞力

文章日期:2010年10月18日

【明報專訊】全球股市氣勢如虹,商品價格屢創高位,而香港樓市更如脫韁野馬,除了是超低息環境造就之外,歐美不斷開動印鈔機,令人們對通脹的預期加劇,自然傾向擁有實質資產,以免財富被通脹蠶食。

究竟通脹對現金財富的破壞力有多大?有研究指出,假設年通脹率維持在2%而持有沒息收的現金,則24年以後,現金的購買力便會減少一半;若年通脹率升至6%的話,則只要11年,現金便已貶值一半(見表)!


通脹6% 現金購買力11年減半

雖說現時美國和香港以本土貨幣計算的整體通脹率仍不明顯,但要知道美元兌主要貨幣在過去3至4個月時間已下跌了15%,而港元與美元掛,即同期港元相對主要貨幣的購力也下挫了約一成半,還幸中國堅拒人民幣急速升值,否則香港必然已面臨極嚴重的進口通脹,在這情下,人們為了「保護」自己的財富,將現金存款轉投投資市場,包括相對熟悉的物業市場,可說是自然而可以理解的行為。

事實上,雖然美國聯儲局透過回購債券以壓止短期利率上升,但卻對長債息率無能為力,美國的30年期國債孳息率,便在數周內由不足3.7厘升至接近4厘水平,反映市場對通脹必然惡化的預期,以及對美元匯價和美國政府財政政策投下不信任一票。

為何人們遇到通脹預期惡化會傾向持有實質資產?皆因理論上印鈔可以無上限,但實質資產存量相對有限,尤其是如房屋供應,由賣地至落成賣樓,至少要有2至3年的時間,所以當港人在低息環境而經濟相對穩定的情下,如能力許可,都喜歡持有「磚頭」。

■本文同時收錄在逢周一至周五「明報置業網」:property.mpfinance.com的《陸振球專欄》

沒有留言: